比物此志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
出处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基础信息
拼音bǐ wù cǐ zhì
注音ㄅ一ˇ ㄨˋ ㄘˇ ㄓˋ
感情比物此志是中性词。
用法紧缩式;作谓语;形容人寄托心意。
英语place one's intentions on thing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皆大欢喜(意思解释)
- 轮焉奂焉(意思解释)
- 同病相怜(意思解释)
- 阿世取容(意思解释)
- 逸游自恣(意思解释)
- 乐道好古(意思解释)
- 之死靡二(意思解释)
- 扶摇直上(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户告人晓(意思解释)
- 量能授官(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意思解释)
- 画地为牢,议不入(意思解释)
- 恶醉强酒(意思解释)
- 经史百子(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时运亨通(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坐以待毙(意思解释)
- 可有可无(意思解释)
- 为虎作伥(意思解释)
- 顾影自怜(意思解释)
- 倒悬之急(意思解释)
- 腹心相照(意思解释)
- 出神入化(意思解释)
- 阿娇金屋(意思解释)
- 对牛弹琴(意思解释)
※ 比物此志的意思解释、比物此志是什么意思由多类查字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一轨同风 |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
罗掘一空 |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
盲人说象 | 比喻看问题以偏概全。 |
丑声远播 | 坏名声传播得很远。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废书而叹 | 因有所感而停止读书。 |
角巾素服 | |
满招损,谦受益 | 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益处。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漫不经心 | 漫:随便;不受约束;经心:在意;留心。说话办事不用心考虑;随随便便;不在乎。 |
不能自拔 | 拔:摆脱。不能将自己拔出来。指陷进很深的境地;难以使自己从中解脱出来。 |
流里流气 | 举止轻浮,品行不端。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聪明反被聪明误 | 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凤协鸾和 | 形容夫妻和睦,感情融洽。 |
忙不择价 | 匆忙中售货要不了好价钱。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欺人自欺 | 自欺:自我欺骗。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
充耳不闻 | 充:塞住;闻:听。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 |
赤胆忠心 | 赤:赤诚、真诚;忠:忠诚。形容很忠诚;有时也指非常真诚的心。也作“忠心赤胆”。 |
群山四应 | 应:应和。四面群山纷纷响应。比喻一声号召,人们群起响应。 |
精兵强将 | 精良的士兵,勇猛的将领。形容战斗力很强的将士。 |
头上末下 | 第一次,初次。 |
千里命驾 | 命驾:命人驾车。备上车子到千里之外去拜访朋友。形容友情深厚。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