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光如炬的成语故事


目光如炬

拼音mù guāng rú jù

基本解释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出处《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目光如炬的典故

南朝宋国大将檀道济智勇双全,曾跟随宋武帝刘裕北伐,屡立战功,北魏军队对他惧怕三分。宋文帝手下的近臣担心檀道济的权力太大,就谗言他谋反。檀道济在被捕时愤恨得目光如炬。魏军听说檀道济已死就加紧进攻,很快灭了宋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目光如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随行就市
解铃还须系铃人 宋 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心灰意懒 元 乔吉《玉交枝 闲适》曲:“不是我心灰意懒,怎陪伴愚眉肉眼?”
嘘寒问暖 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故家乔木 《儒林外史》第四回:“余大先生道:‘自古说:“故家乔木。”果然不差。就如尊府这灯,我县里没不第二副。’”
有胆有识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四十回:“金羽妹子,绝世聪明,有胆有识,今年也是七岁,可怜有才无命。”
一时一刻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堂堂一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如法炮制 宋 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连编累牍 清 魏子安《花月痕》第三回:“虽终日兀坐车中,不发一语,其实连编累牍也写不了他胸中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