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履蹒跚的成语故事

拼音bù lǚ pán shān
基本解释蹒跚:走路一瘸一拐的样子。形容走路腿脚不方便,歪歪倒倒的样了。
出处宋 龚熙正《释常谈 步履蹒跚》:“患脚谓之步履蹒跚。”
步履蹒跚的典故
平原君家临街的楼房很高,在楼上可以俯瞰附近居民的房屋,平原君的美人--待妾,就住在楼上。有一天,众美人在楼上闲望,看到一个瘸腿的人到井台打水。美人们见到他行路缓慢,东摇西晃的样子,忍不住哄笑起来,有的还学仿他走路的姿态来取乐。这个瘸腿的人,受到这番侮弄很是恼怒。第二天清早,这个人就来登门拜访平原君,要求说:“我听说你喜欢接纳贤士,而贤士所以会不远千里来投奔你,是因为你能看重贤士,轻贱美女的缘故。我不幸有了腰弯曲,背隆高的病,你的房里人在高处看到了,肆意笑弄我,这是不合礼的。我要得到笑我的人的头!”平原君假笑着答应说:“好啦。”等那个人走了后,平原君冷笑了一声,对左右的人说:“瞧那个小子,倒想以一笑的原故让我杀美人,不也太过份了吗!”到底没有杀。过了一年多,往在平原君家里的宾客,一个接着一个的走了有一多半。平原君很奇怪,对留下未走的门客说:“我对待各位,可以说是诚心诚意的,没有敢失过礼,为什么走了那么多的人呢?”有一个门客上前直率地说:“就因为你不杀那笑瘸腿的人,这说明你喜欢女色而看不起士人,所以宾客就走了”。平原群听了大为后悔,立刻叫人杀了那些嘲笑过瘸腿士人的美人,拿着头亲自到瘸腿人的家去谢罪。不久,离开平原君家的宾客,才又一个接着一个的回来了。
宋代无名氏在《释常谈》一书中,转述这个故事时,把《史记》原文“磐散行汲”说成是“步履蹒跚”。据近人杨天戈在《汉语成语溯源》中解释:磐散即蹒跚,行汲是步行提水。可见“步履蹒跚”一语,是“磐散行汲”一语的衍化,它的源头远在两千多年前呢。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步履蹒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本正经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
辙鲋之急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篇》:“车辙中有鲋鱼焉,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 |
离经辨志 | 《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
发综指示 | 《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
喟然长叹 | 《论语·子罕》:“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
学而时习之 | 《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慌里慌张 | 老舍《假若我有那么一箱子画》:“因为伯龙就是那么个一天到晚慌里慌张的人,这个脚朝天的图章正好印上了他的人格。” |
朝令夕改 | 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
空口无凭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空口无凭的话,门生也不敢朝着老师来说。” |
不卑不亢 | 老舍《四世同堂》五三:“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须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捞几个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