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口孺子的成语故事


黄口孺子

拼音huáng kǒu rú zǐ

基本解释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暂未找到成语黄口孺子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黄口孺子)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安内攘外 汉 张仲景《伤寒论 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名山大川 《尚书 武成》:“底商之罪,告于皇天后土,所过名山大川。”
望尘莫及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咨传》:“复拜东海相,之官,道经荥阳,令敦煌曹暠,咨之故孝廉也,迎路谒候。咨不为留,暠送至亭次,望尘不及。”
价值连城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死要面子 张洁《沉重的翅膀》:“你知道爸爸死要面子,绝不会把这些事往外讲。”
长夜之饮 《史记·滑稽列传》:“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
顾后瞻前 《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柳暗花明又一村 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流离转徙 清 戴名世《周烈妇传》:“与其妇翁皆贱业,两人流离转徙者久之。”
极重不反 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