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名思义的成语故事

拼音gù míng sī yì
基本解释顾:看;名:指人或事物的称呼;义:意义;含义。看到名称就可联想到它的含义。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魏志 王昶传》:“故以玄默冲虚为名,欲使汝曹顾名思义,不敢违越也。”
顾名思义的典故
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老师王昶为人正直,注重名节,他给儿子、侄子起名时注意用谦实的字,为的是让他们顾名思义,不要做违背名字的事情,如儿子王浑字玄冲,王深字道冲,侄子王默字处静,王沈字处道等。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顾名思义)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突飞猛进 | 邹韬奋《患难馀生记》第三章:“进步文化的突飞猛进,虽有利于国家民族,虽有利于人民大众,但却是顽固派反动派的莫大的障碍物。” |
齿牙为祸 | 《史记 晋世家》:“初,献公将伐骊戎,人曰:'齿牙为祸。'及破骊戎,获骊姬,爱之,竟以乱晋。 |
绝长续短 | 《战国策 楚策四》:“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犹以数千里。” |
鸥鸟不下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
凿壁借光 | 晋·葛洪《西京杂记》第二卷:“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
夫唱妇随 |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
咄咄逼人 | 晋 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角巾素服 | |
大千世界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希运禅师》:“长老身材勿量大,笠子太小生。师云:‘虽然如此大千世界总在里许。’” |
祖传秘方 | 曲波《林海雪原》:“他说涂上既能防冻又能治疗,并说这是他祖传秘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