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卫之音
词语解释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
⒈ 春秋·战国时郑·卫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泛指淫靡的音乐。指靡丽的文风。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战国 时 郑 卫 两国的民间音乐。因不同于雅乐,曾被儒家斥为“乱世之音”。
引《礼记·乐记》:“郑 衞 之音,乱世之音也。”
⒉ 泛指淫靡的音乐。
引《后汉书·循吏传序》:“﹝ 光武 ﹞身衣大练,色无重采,耳不听 郑 衞 之音,手不持珠玉之玩。”
明 刘元卿 《贤奕编·家闲》:“出入无得入茶房酒肆,市巷之语、 郑 衞 之音,未尝一经於耳。”
⒊ 指靡丽的文风。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吾家世文章,甚为典正,不从流俗。
引梁 孝元 在藩邸时,撰《西府新文纪》,无一篇见録者,亦以不偶於世,无 郑 卫 之音故也。”
参见“郑声”。解释:郑卫:指春秋时的郑国和卫国。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出处:《礼记·乐记》:“魏文侯问于子夏曰:‘吾端冕而听古乐,则惟恐卧;听郑卫之音,则不知倦。敢问古乐之如彼,何也?新乐之如此,何也?’”
国语辞典
郑卫之音[ zhèng wèi zhī yīn ]
⒈ 本指春秋战国时郑、卫等国的民间音乐,因儒家认为其音淫靡,不同于雅乐,故斥之为淫声。也作「郑卫之曲」、「郑卫之声」。
引《礼记·乐记》:「郑卫之音,乱世之音也。」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惟世俗奢泰文巧,而郑卫之音兴。」
近濮上之音 靡靡之音
最近近义词查询:
日常的近义词(rì cháng)
武断的近义词(wǔ duàn)
聆听的近义词(líng tīng)
领导的近义词(lǐng dǎo)
泥土的近义词(ní tǔ)
医院的近义词(yī yuàn)
一般的近义词(yī bān)
古里古怪的近义词(gǔ lǐ gǔ guài)
变成的近义词(biàn chéng)
文明的近义词(wén míng)
主持的近义词(zhǔ chí)
制造的近义词(zhì zào)
土地的近义词(tǔ dì)
震荡的近义词(zhèn dàng)
明确的近义词(míng què)
发布的近义词(fā bù)
失业的近义词(shī yè)
顿首的近义词(dùn shǒu)
伤害的近义词(shāng hài)
现代的近义词(xiàn dài)
老是的近义词(lǎo shì)
好处的近义词(hǎo chù)
撤消的近义词(chè xiāo)
调拨的近义词(tiáo bō)
取代的近义词(qǔ dài)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
相关成语
- shàng mén上门
- yī gān èr jìng一干二净
- duō me多么
- jī mǐn机敏
- zhī léng léng zhēng支楞楞争
- hé měi和美
- jiào huā zǐ叫化子
- shè xiāng cōng麝香骢
- shōu jù收据
- xìng fú幸福
- xiǎo dì小弟
- cháng yòng常用
- tāo tāo bù jué滔滔不绝
- fèn yǒng奋勇
- niú dùn牛顿
- zè shí xiāo yī昃食宵衣
- zī sè姿色
- qīng lǐ清理
- dōng zhuā东髽
- shàng mǎ上马
- tǔ liù土塯
- dù shī杜诗
- tiān mìng lùn天命论
- dào le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