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仲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情见乎辞
癸丑仲秋之夕与诸君会饮山中感时怀旧情见乎辞。宋代。段克己。 少年著意作中秋,手捲珠帘上玉钩。明月欲上海波阔,瑞光万丈东南浮。楼高一望八千里,翠色一点认瀛洲。桂华徘徊初泛滟,冷溢杯盘河汉流。一时宾客尽豪逸,拥鼻不作商声讴。无何陵谷忽迁变,杀气黯惨缠九州。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邱。比来几见中秋月,悲风鬼哭声啾啾。遗黎纵复脱刀机,忧思离散谁与鸠。回思少年事,刺促生百忧。良辰不可再,金尊空相对。明月恨更多,故使浮云碍。照见古人多少愁,懒与今人照兴废。今人古人俱可怜,百年忽忽如流川。三军鞍马閒未得,镜中不觉摧朱颜。我欲排云叫阊阖,再拜玉皇香案前。不求羽化为飞仙,不愿双持将相权。愿天早赐太平福,年年人月长团圆。
[宋代]:段克己
少年著意作中秋,手捲珠帘上玉钩。明月欲上海波阔,瑞光万丈东南浮。
楼高一望八千里,翠色一点认瀛洲。桂华徘徊初泛滟,冷溢杯盘河汉流。
一时宾客尽豪逸,拥鼻不作商声讴。无何陵谷忽迁变,杀气黯惨缠九州。
生民冤血流未尽,白骨堆积如山邱。比来几见中秋月,悲风鬼哭声啾啾。
遗黎纵复脱刀机,忧思离散谁与鸠。回思少年事,刺促生百忧。
良辰不可再,金尊空相对。明月恨更多,故使浮云碍。
照见古人多少愁,懒与今人照兴废。今人古人俱可怜,百年忽忽如流川。
三军鞍马閒未得,镜中不觉摧朱颜。我欲排云叫阊阖,再拜玉皇香案前。
不求羽化为飞仙,不愿双持将相权。愿天早赐太平福,年年人月长团圆。
少年著意作中秋,手捲珠簾上玉鈎。明月欲上海波闊,瑞光萬丈東南浮。
樓高一望八千裡,翠色一點認瀛洲。桂華徘徊初泛滟,冷溢杯盤河漢流。
一時賓客盡豪逸,擁鼻不作商聲讴。無何陵谷忽遷變,殺氣黯慘纏九州。
生民冤血流未盡,白骨堆積如山邱。比來幾見中秋月,悲風鬼哭聲啾啾。
遺黎縱複脫刀機,憂思離散誰與鸠。回思少年事,刺促生百憂。
良辰不可再,金尊空相對。明月恨更多,故使浮雲礙。
照見古人多少愁,懶與今人照興廢。今人古人俱可憐,百年忽忽如流川。
三軍鞍馬閒未得,鏡中不覺摧朱顔。我欲排雲叫阊阖,再拜玉皇香案前。
不求羽化為飛仙,不願雙持将相權。願天早賜太平福,年年人月長團圓。
唐代·段克己的简介
段克己(1196~1254)金代文学家。字复之,号遁庵,别号菊庄。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人。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 段克己的诗(196篇) 〕
元代:
张昱
柳风草露欲沾衣,又是宫中上直时。好把桃花都折尽,免教吹作落红飞。
柳風草露欲沾衣,又是宮中上直時。好把桃花都折盡,免教吹作落紅飛。
明代:
徐渭
明霞烂且都,雨歇霁霄铺。万国楼台莫,孤村烟火晡。
波鳞销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须弥翠,胭脂月镜孤。
明霞爛且都,雨歇霁霄鋪。萬國樓台莫,孤村煙火晡。
波鱗銷琥珀,海色上珊瑚。一抹須彌翠,胭脂月鏡孤。
明代:
桂彦良
蛟龙作云雨,蜉蝣出以阴。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书,壁挂无弦琴。希贤复希圣,视古犹视今。
蛟龍作雲雨,蜉蝣出以陰。小大各有适,胡然愁予襟。
架插千卷書,壁挂無弦琴。希賢複希聖,視古猶視今。
清代:
蒋士铨
别燕云软红尘土,板舆一两轻御。梦魂先到江南岸,画取尚书词句。
红几数、待小建,花坊碎锦亲题署。黄莺相遇,认旧日使君,朱陈村里,乍暖劝农路。
别燕雲軟紅塵土,闆輿一兩輕禦。夢魂先到江南岸,畫取尚書詞句。
紅幾數、待小建,花坊碎錦親題署。黃莺相遇,認舊日使君,朱陳村裡,乍暖勸農路。
宋代:
钱时
榜帖虚传鬨里闾,聚门如束散如驱。莫言此个无端的,世上浮名总是虚。
榜帖虛傳鬨裡闾,聚門如束散如驅。莫言此個無端的,世上浮名總是虛。
唐代:
许棠
海上从戎罢,嵩阳佐县初。故人皆羡去,吾祖旧曾居。
地古多生药,溪灵不聚鱼。唯应寻隐者,闲寺讲仙书。
海上從戎罷,嵩陽佐縣初。故人皆羨去,吾祖舊曾居。
地古多生藥,溪靈不聚魚。唯應尋隐者,閑寺講仙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