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元好问的诗 >
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归自汴梁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偶记内乡一诗追录于此今三十年矣
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归自汴梁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偶记内乡一诗追录于此今三十年矣
乙卯二月二十一日归自汴梁二十五日夜久旱而雨偶记内乡一诗追录于此今三十年矣。金朝。元好问。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金朝]:元好问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桑條沾潤麥溝青,軋軋耕車鬧曉晴。老眼不随花柳轉,一犁春事最關情。
唐代·元好问的简介
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元好问过继叔父元格;七岁能诗,十四岁从学郝天挺,六载而业成;兴定五年(1221)进士,不就选;正大元年(1224 ),中博学宏词科,授儒林郎,充国史院编修,历镇平、南阳、内乡县令。八年(1231)秋,受诏入都,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转员外郎;金亡不仕,元宪宗七年卒于获鹿寓舍;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其《论诗》绝句三十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颇有地位;作有《遗山集》又名《遗山先生文集》,编有《中州集》。
...〔
► 元好问的诗(549篇) 〕
明代:
李孙宸
从子吾家彦,气骨负高奇。少小同铅椠,古道相与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随。两雏赖教植,余亦借箴规。
從子吾家彥,氣骨負高奇。少小同鉛椠,古道相與期。
及予返休沐,竹林日追随。兩雛賴教植,餘亦借箴規。
两汉:
佚名
梅蕊破初寒,春来何太早。轻傅粉、向人先笑。比并年时较些少。愁底事,十分清瘦了。影静野塘空,香寒霜月晓。风韵减、酒醒花老。可杀多情要人道。疏竹外、一枝斜更好。
梅蕊破初寒,春來何太早。輕傅粉、向人先笑。比并年時較些少。愁底事,十分清瘦了。影靜野塘空,香寒霜月曉。風韻減、酒醒花老。可殺多情要人道。疏竹外、一枝斜更好。
明代:
管讷
月转西城禁漏迟,千官队队入朝时。班陪冠佩联鹓序,乐奏箫韶睹凤仪。
雨露极知恩似海,草茅深愧鬓如丝。夔夔何敢忘君敬,一片丹心在缉熙。
月轉西城禁漏遲,千官隊隊入朝時。班陪冠佩聯鹓序,樂奏箫韶睹鳳儀。
雨露極知恩似海,草茅深愧鬓如絲。夔夔何敢忘君敬,一片丹心在緝熙。
明代:
沈周
白云山,在何处,太和峰下、紫翠堆边是。山中道人玉作斧,惯向云根斫琪树。
束之三万束,凡火不能熂。却使火龙水虎相煅炼,黄婆鼎中七七始成齐。
白雲山,在何處,太和峰下、紫翠堆邊是。山中道人玉作斧,慣向雲根斫琪樹。
束之三萬束,凡火不能熂。卻使火龍水虎相煅煉,黃婆鼎中七七始成齊。
明代:
黎邦琛
与子周旋久,幽栖借一枝。才名人共妒,贫贱尔偏知。
鸡黍终言晤,莺花自岁时。谁怜风月夜,相忆各分歧。
與子周旋久,幽栖借一枝。才名人共妒,貧賤爾偏知。
雞黍終言晤,莺花自歲時。誰憐風月夜,相憶各分歧。
宋代:
刘克庄
初祖西来但指心,大光明藏在胸襟。世间盲汉浑忘却,误向骊龙颔下寻。
初祖西來但指心,大光明藏在胸襟。世間盲漢渾忘卻,誤向骊龍颔下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