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十七日重游洞霄宫探大涤洞天
二月十七日重游洞霄宫探大涤洞天。清代。厉鹗。 振衣浴罢体更轻,竹枝投石声彭觥。空山昨夜龙洗窟,雨过万壑泉纵横。山灵知我有默祷,故遣浮云散萦绕。一峰阴见一峰晴,天柱中央翠于埽。元同先生昔隐居,洞天长锁琅函书。前游日夕未曾到,恨身不得乘飙车。穿尽幽篁履苔石,惊见谽谺洞门坼。童子曾为捣药禽,桃花解笑题诗客。此中日月停两丸,想象九夏尤清寒。微明秉炬触暗壁,古灵题字来寻看。玲珑乳窦隔凡处,路接华阳不归去。有人问我洞中来,为说浮云如柳絮。
[清代]:厉鹗
振衣浴罢体更轻,竹枝投石声彭觥。空山昨夜龙洗窟,雨过万壑泉纵横。
山灵知我有默祷,故遣浮云散萦绕。一峰阴见一峰晴,天柱中央翠于埽。
元同先生昔隐居,洞天长锁琅函书。前游日夕未曾到,恨身不得乘飙车。
穿尽幽篁履苔石,惊见谽谺洞门坼。童子曾为捣药禽,桃花解笑题诗客。
此中日月停两丸,想象九夏尤清寒。微明秉炬触暗壁,古灵题字来寻看。
玲珑乳窦隔凡处,路接华阳不归去。有人问我洞中来,为说浮云如柳絮。
振衣浴罷體更輕,竹枝投石聲彭觥。空山昨夜龍洗窟,雨過萬壑泉縱橫。
山靈知我有默禱,故遣浮雲散萦繞。一峰陰見一峰晴,天柱中央翠于埽。
元同先生昔隐居,洞天長鎖琅函書。前遊日夕未曾到,恨身不得乘飙車。
穿盡幽篁履苔石,驚見谽谺洞門坼。童子曾為搗藥禽,桃花解笑題詩客。
此中日月停兩丸,想象九夏尤清寒。微明秉炬觸暗壁,古靈題字來尋看。
玲珑乳窦隔凡處,路接華陽不歸去。有人問我洞中來,為說浮雲如柳絮。
唐代·厉鹗的简介
厉鹗(1692-1752),字太鸿,又字雄飞,号樊榭、南湖花隐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文学家,浙西词派中坚人物。康熙五十九年举人,屡试进士不第。家贫,性孤峭。乾隆初举鸿博,报罢。性耽闻静,爱山水,尤工诗馀,擅南宋诸家之胜。著有《宋诗纪事》、《樊榭山房集》等。
...〔
► 厉鹗的诗(199篇) 〕
唐代:
鱼玄机
满庭黄菊篱边拆,两朵芙蓉镜里开。
落帽台前风雨阻,不知何处醉金杯。
滿庭黃菊籬邊拆,兩朵芙蓉鏡裡開。
落帽台前風雨阻,不知何處醉金杯。
明代:
李之世
欹木崩厓架短桥,盘冈几转度山椒。牛堪负囷归村垄,水自推车灌稻苗。
瘴雨洒林烟不扫,火云酣午叶如烧。虽然也是南中地,却望家园首重翘。
欹木崩厓架短橋,盤岡幾轉度山椒。牛堪負囷歸村壟,水自推車灌稻苗。
瘴雨灑林煙不掃,火雲酣午葉如燒。雖然也是南中地,卻望家園首重翹。
:
王九思
世泰容吾拙,官闲似隐居。苦吟迟得句,倦读卧看书。
山色凭阑外,花香退食余。老亲身更健,千里寄双鱼。
世泰容吾拙,官閑似隐居。苦吟遲得句,倦讀卧看書。
山色憑闌外,花香退食餘。老親身更健,千裡寄雙魚。
:
沙曾达
纵横经籍喜幽居,满架琳琅胜五车。图著身心能阐发,不同高阁饱蟫鱼。
縱橫經籍喜幽居,滿架琳琅勝五車。圖著身心能闡發,不同高閣飽蟫魚。
唐代:
徐铉
东京少长认维桑,书剑谁教入帝乡。一事无成空放逐,
故人相见重凄凉。楼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长。
莫怪临风惆怅久,十年春色忆维扬。
東京少長認維桑,書劍誰教入帝鄉。一事無成空放逐,
故人相見重凄涼。樓台寂寞官河晚,人物稀疏驿路長。
莫怪臨風惆怅久,十年春色憶維揚。
宋代:
薛嵎
孤僻由天性,看山独展眉。岂无身后虑,犹课病中诗。
泉石宁非祟,苍旻不可知。平生唯爱菊,增我九秋悲。
孤僻由天性,看山獨展眉。豈無身後慮,猶課病中詩。
泉石甯非祟,蒼旻不可知。平生唯愛菊,增我九秋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