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阳赠官
陈少阳赠官。宋代。高登。 忆昔靖康初,厄运会中微。严禁驰边备,长驱来健儿。堂堂捣京阙,百万呼鼓鼙。天地为改色,日月晴晦迷。当宁犹未悟,聪明遭蔽欺。六贼久盘结,如山屹莫移。故人陈夫子,忠□□根资。拊髀惜机会,祸端良在茲。吾侪沐厚泽,颠危合扶持。不闻王蠋贤,绝脰由布衣。书成数千言,挥翰捷如飞。明朝伏阙下,儒冠翕相随。种李夺兵权,愤痛社稷危。抱书再诣阙,恸哭声犹悲。天意难遽回,人心□□离。时雍恣凶暴,纵兵欲屠之。马前森利刃,此时命垂丝。要领两不愿,相视情怡怡。虎口仅获脱,好爵安能縻。俄起故乡情,各归天一涯。壮哉欧阳生,倽生诚所宜。圣主图兴复,忠诚蒙诛夷。宸心顷自责,疏节录其遗。君乎死不亡,泉壤增光辉。魂气钟庆云,体魄蒸灵芝。言言英烈在,昭昭星斗垂。兰死则留芳,豹死则留皮。男儿倘得死,其死甘如饴。君死逾生荣,我生叹奚为。九原如可作,微君谁与归。
[宋代]:高登
忆昔靖康初,厄运会中微。
严禁驰边备,长驱来健儿。
堂堂捣京阙,百万呼鼓鼙。
天地为改色,日月晴晦迷。
当宁犹未悟,聪明遭蔽欺。
六贼久盘结,如山屹莫移。
故人陈夫子,忠□□根资。
拊髀惜机会,祸端良在茲。
吾侪沐厚泽,颠危合扶持。
不闻王蠋贤,绝脰由布衣。
书成数千言,挥翰捷如飞。
明朝伏阙下,儒冠翕相随。
种李夺兵权,愤痛社稷危。
抱书再诣阙,恸哭声犹悲。
天意难遽回,人心□□离。
时雍恣凶暴,纵兵欲屠之。
马前森利刃,此时命垂丝。
要领两不愿,相视情怡怡。
虎口仅获脱,好爵安能縻。
俄起故乡情,各归天一涯。
壮哉欧阳生,倽生诚所宜。
圣主图兴复,忠诚蒙诛夷。
宸心顷自责,疏节录其遗。
君乎死不亡,泉壤增光辉。
魂气钟庆云,体魄蒸灵芝。
言言英烈在,昭昭星斗垂。
兰死则留芳,豹死则留皮。
男儿倘得死,其死甘如饴。
君死逾生荣,我生叹奚为。
九原如可作,微君谁与归。
憶昔靖康初,厄運會中微。
嚴禁馳邊備,長驅來健兒。
堂堂搗京阙,百萬呼鼓鼙。
天地為改色,日月晴晦迷。
當甯猶未悟,聰明遭蔽欺。
六賊久盤結,如山屹莫移。
故人陳夫子,忠□□根資。
拊髀惜機會,禍端良在茲。
吾侪沐厚澤,颠危合扶持。
不聞王蠋賢,絕脰由布衣。
書成數千言,揮翰捷如飛。
明朝伏阙下,儒冠翕相随。
種李奪兵權,憤痛社稷危。
抱書再詣阙,恸哭聲猶悲。
天意難遽回,人心□□離。
時雍恣兇暴,縱兵欲屠之。
馬前森利刃,此時命垂絲。
要領兩不願,相視情怡怡。
虎口僅獲脫,好爵安能縻。
俄起故鄉情,各歸天一涯。
壯哉歐陽生,倽生誠所宜。
聖主圖興複,忠誠蒙誅夷。
宸心頃自責,疏節錄其遺。
君乎死不亡,泉壤增光輝。
魂氣鐘慶雲,體魄蒸靈芝。
言言英烈在,昭昭星鬥垂。
蘭死則留芳,豹死則留皮。
男兒倘得死,其死甘如饴。
君死逾生榮,我生歎奚為。
九原如可作,微君誰與歸。
唐代·高登的简介
高登1104~1159) 字彦先,号东溪,漳浦县杜浔乡宅兜村人,南宋强项廉介的爱国者,词人,宣和间为太学生。绍兴二年(1132)进士。授富川主簿,迁古田县令。后以事忤秦桧,编管漳州。有《东溪集》、《东溪词》。
...〔
► 高登的诗(39篇) 〕
明代:
朱诚泳
霄汉勋名喜致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应许国终怀赤,鬓为忧民早博银。
公道定知归太史,清朝无愧作閒人。从今勘破黄粱梦,习静虚堂养谷神。
霄漢勳名喜緻身,薇垣望重自西秦。心應許國終懷赤,鬓為憂民早博銀。
公道定知歸太史,清朝無愧作閒人。從今勘破黃粱夢,習靜虛堂養谷神。
宋代:
陈昂
片石能容百万人,天遗图谶应南闽。也知中国全归汉,妄托仙源可避秦。
荒岛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杂流民。开荒绝胜田横岛,易世相传尚不臣。
片石能容百萬人,天遺圖谶應南閩。也知中國全歸漢,妄托仙源可避秦。
荒島畬田登版籍,土酋番族雜流民。開荒絕勝田橫島,易世相傳尚不臣。
:
刘斯奋
势坼南陲外,经冬草不黄。当时收四海,此地称殊方。
瘴气云犹湿,边烽夜可望。怀人独不见,日落意茫茫。
勢坼南陲外,經冬草不黃。當時收四海,此地稱殊方。
瘴氣雲猶濕,邊烽夜可望。懷人獨不見,日落意茫茫。
清代:
屈大均
复圣之子孙,大宗在曲阜。峨峨司勋郎,与我知交久。
曩者游西秦,声诗相可否。黄河石华鱼,华阴槐曲酒。
複聖之子孫,大宗在曲阜。峨峨司勳郎,與我知交久。
曩者遊西秦,聲詩相可否。黃河石華魚,華陰槐曲酒。
明代:
陈献章
千里来携欠一图,东南村构几模糊。人扶世教何妨切,老向斯文自愧疏。
云谷许还徽国主,周溪流到长官居。秋风海上无穷意,也向程乡社学书。
千裡來攜欠一圖,東南村構幾模糊。人扶世教何妨切,老向斯文自愧疏。
雲谷許還徽國主,周溪流到長官居。秋風海上無窮意,也向程鄉社學書。
明代:
沈周
白云山,在何处,太和峰下、紫翠堆边是。山中道人玉作斧,惯向云根斫琪树。
束之三万束,凡火不能熂。却使火龙水虎相煅炼,黄婆鼎中七七始成齐。
白雲山,在何處,太和峰下、紫翠堆邊是。山中道人玉作斧,慣向雲根斫琪樹。
束之三萬束,凡火不能熂。卻使火龍水虎相煅煉,黃婆鼎中七七始成齊。